要聞聚焦
-
解密紅土地上的脫貧“王牌”:“蘇區紅+生態綠+電商熱”
“‘蘇區紅’‘生態綠’,是南山鎮的‘底色’,也是南山鎮開展脫貧攻堅的‘底氣’。”
2020-08-03 -
福建長汀:產業扶貧帶村民 致富路上不掉隊
近年來,龍巖市長汀縣依托生態資源優勢,積極打造激勵性產業扶貧項目,引導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揮資金、技術、市場優勢,帶動貧困戶脫貧。
2020-07-31 -
【“飛閱”中國】福建廈門:一顆火龍果 火了一個村
火龍果成為當地百姓的致富果,2020年產值預計突破4000萬元。
2020-07-23 -
福建援疆“南果北種”拓寬農民致富路
近年來,福建省不斷加大農業援疆力度,“農技指導下鄉服務團”把百香果等特色果品引入新疆瑪納斯等縣推廣種植,幫助農民拓寬增收致富路子。
2020-07-22 -
寧德下黨鄉:打通“山路”唱“山歌” 活了產業富了村民
2019年,僅鄉村旅游一項,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累計接待游客18.3萬人次,為村民直接增收900多萬元;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88年的186元增至2019年的14777元。這是曾經的“五無鄉”——下黨鄉的歷史巨變。
2020-07-21
滾動播報
-
福建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具體部署深化閩寧對口扶貧協作
集中力量解決深度貧困問題,助力寧夏實現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,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。
2020-07-09 -
福建:老區蘇區跑出“幸福加速度”
全省老區蘇區已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摘帽,現行標準下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,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部退出。
2020-07-06 -
福建老區蘇區兩項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
福建已形成有效的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制度機制,建立了掛鉤幫扶、造福工程搬遷、山海協作對口幫扶、科技特派員、黨員干部駐村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等制度。
2020-07-03 -
閩寧攜手,24年譜寫扶貧新篇章
經過24年接續努力,福建寧夏扶貧協作成果顯著,加快了寧夏扶貧攻堅和脫貧致富的進程。
2020-07-02 -
福建尤溪:桂峰村玫瑰初放 明年可迎“芳香游”
入夏以來,中國歷史文化名村——福建省尤溪縣桂峰村多了一個游客“打卡”的好去處,村內46畝玫瑰花初次綻放。
2020-07-02 -
福州實行“三保一促”財政政策 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“兩手抓”
疫情防控期間,福州市以“三保一促”的財政政策保障貧困戶生產生活,鞏固脫貧攻堅成果。
2020-07-02 -
【“飛閱”中國】福建長汀:荷花孕育“美麗經濟”
曾經水土流失重災區的福建省長汀縣河田露湖村,50畝荷花競相綻放,成片的荷塘成為了當地一道靚麗的風景。
2020-07-02 -
山海攜手 圓夢小康——記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
雖然年齡不同、職業各異,但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“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”。
2020-07-01 -
福州鞏固脫貧成果:產業“帶起來” 就業“扶起來”
2019年,福州市貧困戶人均純收入達到18274.21元(含轉移性收入),200個貧困村平均村級收入達到31.72萬元。
2020-07-01 -
古縣泰寧的脫貧“密碼”:“旅游+扶貧”
以旅游為主的第三產業占全縣GDP的41%;80%以上的貧困勞動力通過參與和發展旅游脫貧致富;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發展典型案例……
2020-07-01 -
讓村民發家致富,用綠色點亮鄉村——廈門兩個高山村的蹲點觀察
在廈門市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下,兩個高山村興產業、復生態、強鄉風,走上了擺脫貧困、鄉村振興的致富路。
2020-06-30 -
新華時評:山海偕行 敢拼會贏
志合者,不以山海為遠。跨越千里之遙,賡續24年之功,閩寧對口幫扶協作取得一系列豐碩成果,唱響了小康路上的“山海經”,成為中國脫貧故事中的精彩篇章。
2020-06-30 -
福建政和:產業有特色 脫貧動力足
當地近來通過引導貧困戶發展竹蓀、吊瓜、蓮子等特色農業種植項目,有力帶動困難群眾增收脫貧。
2020-06-26 -
【組圖】閩寧協作:矮砧蘋果“點綠成金”
近年來,彭陽縣大力引進優質矮砧蘋果,有效利用閩寧協作資金,在當地一批貧困村建設示范種植基地。
2020-06-22 -
【圖片故事】閩寧協作:一棵艾草的扶貧之路
過去遍地生長的野生艾草,如今成了脫貧致富的“香餑餑”。
2020-06-19 -
【“飛閱”中國】寧夏彭陽梯田:黃土地的生態變遷
閩寧協作20多年來,寧夏固原市彭陽縣經濟發展持續向好。
2020-06-18 -
福建對口支援的西藏昌都四個縣全部脫貧
“十三五”期間,福建累計投入到昌都的援藏資金共11.3億元,對口支援的昌都四個縣全部脫貧。
2020-06-17 -
福建出臺行動計劃 開展困境兒童結對幫扶
福建省民政廳制定《“福蕾行動計劃”實施方案》,提出每個設區市每年開展困境兒童結對幫扶不少于600人,到2023年困境兒童結對幫扶達到100%。
2020-06-16 -
圖片故事|“梅老板”的“生態經”
以山為家,拓荒大種楊梅。干了30多年之后,果農許慶輝想搞生態農莊。初夏,楊梅紅了。
2020-06-10 -
農民王崇年的“四季稻”
觀鳥、果園、生態榨油及果園養雞如今成了王崇年一家致富路上的四大“支柱產業”,一年四季收入不斷,村里人戲稱他種了“四季稻”。
2020-06-04 -
困難家庭兒童患重疾最高可補助10萬 福建推出關愛兒童行動十項舉措
涉及兒童重大疾病救治、好家風宣傳展示、家庭教育支持等。
2020-05-30 -
福建105家社會組織和105個老區村簽約 共同助力老區發展
福建省民政廳、省扶貧辦5月14日聯合舉辦“陽光1+1(社會組織+老區村)牽手計劃”視頻簽約儀式,全省105家社會組織和105個老區村簽訂了合作協議。
2020-05-15 -
【圖片故事】福建湄洲灣開啟海帶豐收季
陳繼文還與13個漁民搞起海帶養殖合作社,抱團耕海牧漁,一起增收致富。
2020-05-15 -
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精準脫貧
陽澤村大力發展茶產業、旅游業、果蔬種植業等特色產業,加強茶旅融合,吸納村民就業,帶動村民增收。
2020-05-14 -
福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部退出
2019年底,福建省現行標準下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,220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摘帽,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部退出。
2020-05-14 -
福建開通“一鍵報貧”
福建省已開通“一鍵報貧”貧困農戶在線申報系統和扶貧服務熱線電話,全面受理福建省貧困農戶申報監測對象。
2020-05-14 -
武夷山:“圓夢村”圓夢
村里的貧困戶年增收2萬元以上。
2020-05-13 -
福建省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
省發改委、農業農村廳、教育廳、民政廳、財政廳等十四個部門聯合發文,推出24項措施,進一步加大對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和搬遷群眾的后續扶持力度。
2020-05-11 -
福建連城:產業扶貧穩脫貧
近年來,福建省連城縣依托當地扶貧大棚、家庭農場等扶貧農業基地,實施激勵性特色農業產業扶貧項目。
2020-05-07 -
“圓夢村”里圓夢人——記福建武夷山大渚村第一書記王豐偉
借力被福建省圓夢村干事會確定為首批“圓夢村”試點村的東風,王豐偉正帶領村民一起求索“圓夢”之路、鄉村振興之路。
2020-05-01 -
福建仙游:扶貧產業基地 助力精準扶貧
仙游縣已初步建成扶貧產業基地103個,共吸納645戶貧困戶入股。
2020-04-29 -
福建:“千企幫千村”助力脫貧攻堅
全省各級工商聯、商會組織和廣大民營企業集中力量加快推進“千企幫千村”行動。
2020-04-26